1. 加入 LIne 好友

2. 傳送會員綁定指令
複製你的「會員綁定指令」到雲投資 Line 平台上送出
等待 Line 回應會員綁定完成訊息

先說結論,台積電赴美投資 1000 億美元,
是美國國安政策、川普關稅威脅與「客戶需求」的三重壓力下促成的結果。
雖然短期內可能推升成本並衝擊股價,
但長期看有助分散風險並鞏固台積電在全球晶片霸主的地位。
對台灣來說,如何在這場地緣博弈中守住「矽盾」,將是未來焦點。
台積電於 2025 年 3 月 3 日在美國白宮宣布一項震撼計畫,
在美國總統川普(Donald Trump)的見證(or 壓力)下,
台積電董事長兼總裁魏哲家正式將追加 1000 億美元(約新台幣 3.3 兆元)投資美國,
計畫在既有 650 億美元投資基礎上,
新建 3 座晶圓廠、2 座先進封裝廠以及 1 座尖端研發中心,
總投資額一舉攀升至 1650 億美元,
創下外資在美單筆投資新紀錄。
其實這就是回應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,
所以之前的文章就有提到,川普當選後持股一定要有美股
川普在會中也強調,「美國必須自產晶片,這是國家安全的基石」,但是並沒有要給台積電優惠,頂多就是 0 關稅,
並稱台積電此舉,有助美國從台灣手中奪回晶片主導,
但台灣有機會受到政治保護,但川普也沒承諾
一起看一下台積電還能投資嗎?以及這件事情的起源
先說結論,